《集结号》观后感
发布于2019-11-07 17:14:42,更新于2021-01-07 22:23:58,标签:life movie 文章会持续修订,转载请注明来源地址:https://meethigher.top/blog为啥写这篇玩意呢?
今天下午上近代史课,悄悄地把《集结号》看完了。说感动,肯定有的,我佩服这47个人;有愤恨,我讨厌看到那些理直气壮来问谷子地怎么活下来的官员的嘴脸。因此有不少感悟。
现在是2019年11月7号下午17点29分,我现在记录下来我此时的心情。希望不惑之年后的我,看到此时的感悟,会觉得青涩,希望吧!
我属于那种自小看金庸小说长大的那种人,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”,这句话我也是从金庸老先生的书里学来的。
侠气我没有,书生气还是有的。
我一直想在后面加上一句话,这句话应该说成,“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,死无全尸”。
侠之大者,大多数都是死脑筋的,结局也没见有几个好的。别的我不了解,毕竟尚未踏足社会,我就以金庸世界里的人来说。
萧峰
乔峰生于辽国,长于大宋,实为契丹人。之后知道自己身世,改名萧峰。
一生有情有义,为情坚贞,为国忠诚。
萧峰生为契丹人,又被宋人所养,无论是家国兴亡,还是儿女情长,夹在辽宋之间,都备受煎熬。向着契丹人,还是向着宋人?怎么选,都是错,怎么选,都是折磨。
最好的结果,就是化解辽宋之战,纵不能改天换地,起码能换十年两国太平,也算对得起自己一场英雄气节。
最后,成功阻止并胁迫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下令”终生不许辽军一兵一卒越过宋辽疆界“。
“人不是该死的时候死的,而是能死的时候死的”,萧峰说的。
萧峰觉得保了大宋,对不起大辽,更对不起自己的内心。自尽了。
还有一种可能,不自杀。萧峰武功独步天下,声明远播,就算我不自尽,又能如何,谁奈我何?我保了大宋十年和平,让你辽国十年不再争斗,不应该感谢我吗?
其实,有这样的想法的人,他成不了大侠。
大侠,说实话,只是傻得彻底罢了。
郭靖、杨过
郭靖又道:“我辈练功学武,所为何事?行侠仗义、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分,但这只是侠之小者。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,实因敬我为国为民、奋不顾身的驻守襄阳。然我才力有限,不能为民解困,是在愧当大侠两字。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,将来成就定然远超于我,这是不消说的。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,侠之大者这八个字,日后名扬天下,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。”这一番说诚挚恳切,杨过只听得耸然动容,见郭靖神色庄严,虽知他是自己杀父之仇,却也不禁肃然起敬。
杨过虽然觉得郭靖说得有道理,对他肃然起敬,但是杨过毕竟不同于郭靖。因为本身杨过之父杨康就与郭靖不是一类人。杨康聪明,杨过自然不差。而郭靖是个死脑筋,认死理那种。
听了别人的一些牛逼事情,我们肃然起敬,为啥?因为我们有自知之明。
就比方说,我们尊敬马云,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达不到人家的那种程度;如果你有自信能够成为世界首富,或者已经是了,你可能会认为,呵,他有什么了不起,就是个垃圾。
因为我们知道,他们做的事,我们是做不到的,由此而来的敬畏之情。
郭靖与黄蓉双双殉国;杨过跟小龙女退隐江湖。
如果郭靖是杨过的话,我不说可能,我说一定,他一定还会为国而死的。这货是个死脑筋,认死理,傻逼玩意儿,傻得让人可怜、可畏。
郭靖太傻了,杨过太精了,两者是个很鲜明的对比。
谷子地
谷子地是个大侠,因为他认死理,死脑筋,不知变通,死守阵地掩护部队撤退。
从刘泽水下令,47人死守阵地掩护大部队撤退的时候,就注定要团灭了。别跟我说,军令如山,不得不守。扯尼玛的淡!
排长焦大鹏死得时候,说自己听见了集结号,他的部下也说听到了,并且指明山那边早已经没了自家部队的动静,肯定是早撤退了。谷子地说自己没听见。他太傻了。其实他的部下知道根本守不住了,再守只能团灭。
谷子地就是个傻子,守到队伍里打得一个子儿不剩。47人,打退敌人三次进攻,炸毁两辆坦克,歼敌无数。
兄弟都是好兄弟。存活下来的谷子地想为兄弟们正名,享受应得的待遇。辗转十年,终于找到了老部队,才知道,不是没听到集结号声,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打算吹号。
我们为了保一个团,牺牲你47人咋地了!
对对对,从大局来看,您说的没毛病。
十年之后,所有人都得到了正名,发了荣誉,然而有什么用?
这十年内,有烈士待遇的亲属,享受700斤粮食;带着失踪标签的军人,只能享受200斤粮食,并且还要受到身边人的闲言碎语。
是,你们是大侠,但,有什么用?
其实,我最佩服的人是令狐冲、马云这种的人,我感觉他们把事情看得很清楚。令狐冲剑术独步天下,归隐山林。马云激流勇退,衣锦还乡。
为什么马云被人称为风清扬(令狐冲的师父),我觉得,就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。
激流勇退,不仅是一种勇气,还是一种远见。获得潇洒,自由。何乐而不为?
大侠固然好,但我觉得,不应该是现在价值观一直推崇宣扬的,隐士不值得推崇吗?
做大侠好,可我就是不想做大侠,老子做个开开心心的垃圾,不好吗?
军令如山,我可去尼玛的吧,说给谁听呢。